
匼河背冰
時間:2023-05-22
信息來源:芮城縣自然資源局
作者:風陵渡開發(fā)區(qū)
字體大?。骸尽?span id="oqomoycsk" class="Big">大 中 小 】
每年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,乍暖還寒,在匼河、西陽一帶的民間社火中,小伙子們只穿褲衩,赤身裸體,有的背著鍘刀“亮膘”,有的扛著數(shù)百斤的碌碡,檁木“耍二桿”;特別是無論寒風凜冽,還是雪花飄飄,總有一些小伙子光著身子,背著大冰塊,不畏嚴寒踏歌起舞,甚為壯觀。
背鍘刀“亮膘”,扛碌碡“耍二桿”,與黃河岸邊人過去時常為爭奪灘地打斗有關,而背冰卻演示的是一場戰(zhàn)爭,相傳清咸豐年間,洪秀全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北征攻打蒲津渡時,清軍將領夏新強拆民房,準備在太平天國軍攻城時,點燃木料架構作為防御體系。當?shù)赜幸粋€叫相福錄的人,是洪秀全起義軍部將,他獻策到黃河鑿冰,讓將士們背著冰塊滅火攻城,后來果然取得成功。相解甲歸田后,在本村組織民眾創(chuàng)編民間舞蹈,反映當時背冰滅火攻城的場景,以展示黃河兒女“天不怕,地不怕”的大無畏精神。自咸豐年間承傳至今,背冰這一民間社火,在匼河、西陽一帶形成了傳統(tǒng)風俗,薪火相傳,盛演不衰。